|
|
朝開暮謝的金針花朵又稱忘憂花,有「一日美人」的雅號,栽植容易故又稱「窮人蘭」,象徵既美麗又堅忍耐苦的特性。黃澄澄的金針花海,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宛若夕陽下的層層波浪,更在藍天白雲、青山紅土襯托下,構築出顏色最豐富的視覺景觀。
六十石山位於花蓮富里鄉東北側,早年因土地收成不錯,每甲地可出60石(約6000斤)穀子而得名。現今以種植茶樹及金針為主的六十石山,以其廣達 300公頃的金針種植面積,成為台灣重要的金針產地。 六十石山涼亭中有七座以金針花命名,包括忘憂、黃花、鹿蔥、鹿劍、丹棘、療愁及萱草等皆是金針的別名。最高點的涼亭名曰忘憂亭,該處正好位於所在海岸山脈的最高點,向下望,山下平原即是縱谷,棋盤式稻田正是孕育「富麗米」的搖籃,四季景觀也隨著稻禾成長而展現出或表翠或金黃的多變景致。而對面的中央山脈也是視線所及的最高點,富里鄉就位於兩處山脈包圍下的縱谷,其所在位置正是花東縱谷中最狹窄處。這個特殊地形使得富里鄉的日照時間最短、作物生長速度最慢,這也是富麗米的特色。
赤科山位於花蓮玉里鎮的山頭,日治時期,整片山頭種植質地堅硬的赤科樹,日本人視為上等建材,砍伐後輸往日本,較小的則做成槍托。因曾經遍佈的「赤科」樹而得名。 赤科山早期以種植地瓜、玉米、花生等雜糧為主,民國52年才由嘉義梅山引進金針種植;由於常年雲霧繚繞,加上特有的紅壤土,金針反而成為當地最主要農作物,每年的八月至十月初,為赤科山金針花開時節。隨著海拔高度直上,路上雖不見金針的蹤影,清涼的空氣中似乎也飄散著金針味。 |
|